发病率1/30000,华西多学科团队完成“世界级难度”肝脏腹腔镜、介入联合治疗病率1/30000,华西多学科团队完成“世界级难度”肝脏腹腔镜、介入联合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近日,我科室吴泓教授团队联合卢武胜教授、心脏内科冯沅教授团队,成功为1名28岁的女性患者完成巨大肝门-体静脉瘘(CPS)合并肝脏局灶结节增生(FNH)的腹腔镜、介入联合治疗。 根据国内外数据库检索结果,目前尚无腹腔镜联合介入方式治疗该类疾病的相关文献。 一次常规体检发现不寻常病症 患者小赵(化名),今年28岁,平常没有身体不适的感觉。但是,在一次常规体检中,被发现肝脏上有个包块。 小赵立即在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这一检查不要紧,她被确诊巨大肝门-体静脉瘘(CPS)。 小赵的肝脏右门静脉前支与右肝静脉间存在巨大异常分流道,分流道最小处直径约17mm,长度约20mm。 发病率1/30000 先天性门体瘘(CPS)是一种门静脉系统的发育性畸形,发病率为1/30000。 主要临床表现有肝门静脉血灌注不足导致的肝功能受损和代谢异常,包括高半乳糖血症、高胆汁酸、高血糖、高血氨及门、腔静脉分流导致的肝性脑病等;生活中可能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合并其他病症 同时,小赵临近门-体静脉分流道旁(肝脏VII段)有大小约6cm的占位,怀疑为肝脏局灶结节增生(FNH)。 如果不治疗,这个包块越长越大,挤占了正常的肝脏组织,最终会影响肝脏功能,严重可导致肝衰竭。 这种疾病的发现主要通过体检,如果自己发现腹胀和不适再去检查,这时候包块可能已经长得比较大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定期做体检! 一切为了患者, 7人7小时合力完成创新手术 传统的开腹手术,不但肚子上会留一个大大的伤疤,而且手术会切掉更多的肝脏。患者术后因剩余肝脏体积不足发生肝衰竭的可能性也更大。 华西多学科团队决定根据“微创”原则为患者进行救治,经过吴泓教授、卢武胜教授和冯沅教授团队的周密讨论,为患者精心制定了腹腔镜联合介入的微创治疗计划。 这例手术需要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和介入技术。因为介入操作是通过肝静脉逆行进行封堵瘘道,操作不慎封堵器移位会顺血流进入心脏,引起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最终,吴泓教授团队(黄纪伟,谢坤林)完成腹腔镜部分肝脏切除术,卢武胜教授团队(刘畅)和冯沅教授团队(李晓)协作完成了经颈静脉肝脏门-体静脉瘘分流道封堵术,总计用时7小时。他们将腹腔镜和介入技术联合应用,用微创的方法,最小的代价,解决了小赵苦恼的问题。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刘畅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