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勇,团队负责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研究室主任。2003-2004年于日本京都大学附属病院移植外科和肝胆外科研修活体肝移植和肝胆外科疾病。从事肝胆胰外科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机器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目前主要从事肝癌发生发展及肝再生分子机制研究,以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epatology, Annals of Surgery, Cancer Research,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多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华夏科技奖一等奖1次,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次,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 ![]() 黄纪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东京大学客座讲师,华西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华西广安医院普外学科主任,四川省医学会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肝病学会委员兼秘书,日本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日本大学、日本红十字医院高级访问学者。曾师从幕内雅敏、国土典宏、那野正人、高山忠利等日本肝胆胰外科名宿,并深受肝脏外科最负盛名的幕内雅敏教授好评。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Lancet, Annals of Surgery等国际权威杂志,长期担任国内外学术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 ![]() 袁克非,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研究室/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科技领军人才培育项目、四川大学好未来优秀学者奖获得者。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委员,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会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5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包括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CancerResearch(3篇),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2篇), Molecular Cancer(3篇)在内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1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2篇),总引次数超过180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1项。撰写英文专著1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青年编委。主要从事肝癌进展和转移分子机制及肝癌防治策略研究,具体方向包括:1. 非编码RNA、肿瘤微环境与肝癌进展和转移;2. 通过靶向代谢实现肝癌的治疗和预防。 ![]() 陈向征,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细胞生物学专业,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2017年于四川大学肝脏外科研究室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任职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研究室,致力于从临床问题出发结合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脏疾病分子机制研究以及相关药物筛选(肝再生为重点研究方向)、在肿瘤恶病质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参会摘要被第三届国际肿瘤恶病质大会收录于恶病质专业杂志JCSM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第一主研参与科技部国家新药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JMM, JCSM, FEBS J, Cancer Letter, Mol Pharmacol, STTT, Cancer Res, Molecular Cancer等杂志上,共计发表论文10多篇,总引用率超过200次。此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新药重大专项及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中。 ![]() 李嘉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讲师,主治医师,四川省肿瘤学会肝癌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四川省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专委会委员,成都高新区医学会肝胆胰恶性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秘书。2011-2013年间以研究学者身份在美国北达科他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做肝脏疾病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肝胆胰良恶性疾病的外科治疗、肝移植、肝脏代谢性疾病、三维手术导航和人工智能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 ![]() 王振,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研究室副研究员。现任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委员,四川大学华西消化道肿瘤科创协作组指导老师。具有医学免疫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多年致力于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对疾病免疫病理机制解析,靶向治疗和靶向药物转化具有丰富经验,熟悉免疫系统和免疫代谢调控网络,熟练掌握免疫相关分子生理功能研究和疾病药物靶点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包括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Autophagy,Cardiovascular Research,EMBO Reports, The Journalof Immu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Frontiers inImmunology等在内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发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年刊会议摘要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1项,四川大学专职博后基金1项,华西医院专职博后基金1项,子任务负责人负责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多项。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多项。 |
王海川,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研究室助理研究员,2017-2019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联合培养博士生。目前主要从事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J Hepatol, Hepatology, Cell Mol Gastroenterol Hepatol, Semin Liver Dis, Am J Pathol等杂志发表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5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项,面上项目1项,其他各级项目2项; 2018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优秀青年学者;担任Cancer Letters, BMC Cancer, Biosciences Reports等学术期刊审稿人。